在视觉设计领域,无论是海报、广告、包装、UI还是Logo设计,图形设计都扮演着核心角色。其中,Logo中的图形设计尤为关键,往往最具代表性。
加法是最常见且实用的图形设计方法,指将两个或多个元素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图形。其操作方式主要有两种:
组合拼接: 将元素图形拼接或组合,形成的新图形包含所有原始元素,但整体轮廓已不同于其中任何一个。原始元素成为新图形的“子图形”。关键在于找到元素间能巧妙连接的点或完美契合的组合方式。
融入共生: 将元素A融入元素B中,新图形仍保持元素B的主要外形特征,同时元素A也完美地嵌入其中。此时,B是主导的“母图形”,A是融入的“子图形”。关键在于元素A能否无缝、和谐地融入元素B的形态结构。
比喻
通过变形元素A或添加少量辅助元素,使其在造型上趋近元素B,同时保留元素A的可识别性。得到的新图形介于A与B之间。此手法成立的前提是元素A与B在原始造型上需有较高的相似度。
正负形(阴阳形)
正负形最经典的例子是太极图。它指在一个图形中,着色的部分(正形)构成一个图形,而未着色的“空白”部分(负形)也同时形成另一个图形。正负形通常呈现包围或半包围结构。
设计关键在于:既要保证正形清晰可辨,又要使负空间也能构成一个简洁、识别性强的图形。 由于负形视觉强度通常弱于正形,其轮廓务必简洁有力。在Logo设计中,英文字母因其简洁造型和包围/半包围结构,常被用于创作正负图形。
描摹简化
某些图形无需完全原创,可基于摄影图片(如人物头像、雕塑、植物等)进行描摹。但照片角度或细节可能不符合设计需求,因此在描摹过程中需进行优化调整:如简化处理,去除次要细节,保留关键特征;或适当调整外形,使其更符合设计意图。
图形几何化
图形设计源于生活,但直接还原生活原型往往缺乏特色,尤其在Logo设计中。
使其独特化的常用方法是几何化:将原本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几何形态(如将动物图形设计成圆形或方形),或用几何图形表现特定元素(如几何化英文字母)。关键在于几何化后,图形必须保持原型的识别性。这需要根据原型特点,反复尝试最合适的几何转化方式。
置换
置换指用元素A替换元素B的某个局部,从而得到新图形C。这要求元素A与元素B被替换的局部在造型上具有一定相似性。图形C保留了元素B的主要外形特征和识别性,同时融入了元素A。此手法在字体设计中也很常见。关键点在于:置换元素A的设计风格和细节处理必须与元素B保持统一。
图形设计方法远不止于此。通过大量研习优秀作品,可以自行总结更多技巧。然而,最重要的并非知晓方法本身,而在于如何正确、巧妙地运用它们,最终设计出优秀的图形。
logo设计,深圳logo设计,深圳VI设计,标志设计,深圳标志设计,商标设计,画册设计,深圳画册设计